1月17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建设,激发大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保护、传承非遗文化的意识。福州大学刘敏榕工作室组织来自各学院5个不同民族的学生及刘敏榕工作室师生共20人,组成“闽韵绘彩,体悟优秀传统文化”实践队,在福建省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研究基地执行主任兼秘书长、刘敏榕工作室负责人刘敏榕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平潭上楼村、南岛语族文化博物馆等地进行参观调研。

上午,实践队来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福建省平潭县海坛街道上楼村村民委员会参观调研。上楼村党群服务中心,村党支部书记陈振国介绍了上楼村围绕两岸融合、民族团结、乡村振兴三元素叠加,在两岸融合、志愿服务队建设、乡村振兴、数字化治理、民族团结工作等方面的具体成就,进一步加强了实践队员对上楼村发展模式与成功经验的理解,让实践队员深刻认识到在新时代背景下,多元素融合对于推动乡村全面发展、促进民族团结以及深化两岸交流合作所起到的关键作用。

随后,实践队一行来到上楼村两岸融合试点的特色工作品牌两岸青年驿站“楼台会”开展交流会。首先,由刘敏榕老师详细介绍了福建省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研究基地的具体情况。接着,上楼村党支部书记陈振国介绍了上楼村如何从一个偏远少数民族聚居小村发展成为远近闻名明星村的历程。紧接着,实践队员一起聆听丁美娇女士如何带头成立平潭综合实验区的第一支巾帼志愿服务队,并将志愿服务队发展壮大的经验,给实践队员做了一场十分接地气的汇报。最后,双方表示要站在新的发展阶段,面向新的征程,希望双方加强交流合作,相互学习经验,让村校结对共建再深入,实现互助共赢。
通过此次交流,实践队员深刻感受到了上楼村在两岸基层共建、共融、共享的浓厚氛围,激励队员对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促进“两岸一家亲”做出自己的贡献。

下午,实践队一行来到南岛语族文化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通过观赏丰富的文物展品,翻阅详实的历史资料,借助虚拟现实、互动体验等先进的展陈手段和多媒体技术,全方位感受南岛语族独特文化和历史渊源,共同见证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队员们纷纷表示,通过今天的活动,深刻理解了南岛语族考古研究对于验证中华文明起源、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意义,体悟到闽台同根同源的历史渊源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来源:福州大学学生工作部(处)融媒体中心出品